一、从指数基金规模变化看市场

虽然秋天似乎还没到,但近期股市却处于寒冬当中,中美贸易战、长春长生、复星医药等一系列事件让股市饱受冲击,尤其创新类成长股跌幅较大,从估值看,股价已经非常低了,但出人意料的是,股价居然一跌再跌,地板地下有地下室,负一下面有负二,难道地板下面真有“十八层”?
能否在寒冬当中屹立得住正考验着许多投资者!
近期媒体披露了创业板ETF规模变化的信息,让我们看到了在股市“一江冬水向东流”的时候,还是有一些理性的投资者不惧中美贸易战等利空,在股市的持续下跌当中,在市场估值跌到地板附近以后,越跌越买。
我们统计了最近几年上证50ETF(图1)、沪深300ETF(图2)、中证500ETF(图3)、创业板ETF(图4)的规模变化,发现:上证50ETF规模没有明显变化,沪深300ETF规模近四个季度逐渐增加,但规模离历史高位还有距离,中证500ETF规模自中美贸易战开启之后持续增加,并创出了历史新高,创业板ETF规模自中美贸易战开始之后大幅增加,目前的规模是历史低位的20倍。我们认为,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:
1. 权重股在2016-2017年涨幅较大,目前估值离历史低位还有距离,所以仓位未见显著变化;
2. 创业板所代表的成长股2015年牛市见顶以来,整体持续大幅下跌,2017年底以来,相当部分股票估值进入地板区域,中美贸易战等利空对股价冲击越大,这部分股票的投资价值就越大,因此吸引了部分有远见的投资者越跌越买。

图1.上证50ETF规模变化。
(资料来源:上交所,三一资本整理)
(资料来源:上交所,三一资本整理)

图2.沪深300ETF规模变化。
(资料来源:上交所,三一资本整理)
(资料来源:上交所,三一资本整理)

图3.中证500ETF规模变化。
(资料来源:上交所,三一资本整理)
(资料来源:上交所,三一资本整理)

图4.创业板ETF规模变化。
(资料来源:深交所,三一资本整理)
(资料来源:深交所,三一资本整理)
我们无法判断熊市什么时间、什么位置结束,但从市场成长股整体估值处于底部、创业板ETF规模大幅增加的情况看,我们认为:
1.2015年中期开始的这轮熊市很可能进入尾声阶段,新一轮牛市有可能正在孕育当中;
2.未来如果有新一轮牛市的话,中小盘成长股唱主角的可能性大。
二、三一资本近期投资策略
很遗憾,我们没能把握住市场的底部,我们2017年底开始建仓,2018年6月下旬继续加仓,但市场出乎我们的预料,继续下行。
2012-2015年牛市当中,创业板涨幅达到5倍,下一轮如果有牛市的话,创业板或许有2-3倍的涨幅,希望我们的标的也能有大致同步的涨幅,为了获得可能的2-3倍的收益,我们可能不得不忍受20-30%的回撤。
我们不是短线投机者,我们的标的股票估值依然低估,明珠1号依然处于“空头陷阱”当中,在基本面没有出现大的变化的情况下,我们选择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”的心态,选择严格按照价值投资理念进行投资,继续耐心持股,并会择机继续逐步加仓。

图5.三一资本明珠1号季线图。
(资料来源:三一资本)
(资料来源:三一资本)
我们将符合“唯一、第一、专一”“三一标准”的标的作为成分股编制了“三一指数”(图6),通过将“三一指数”与我们自己过往的投资业绩进行对比,与市场进行长期价值投资的私募基金进行对比,我们发现,如果我们简单的复制“三一指数”,进行类似创业板ETF的被动指数化投资,我们的长期投资收益大概率超过目前进行主动资产配置的“明珠1号”,也可能超过绝大多数进行长线价值投资的私募基金。
我们考虑在适当时候推出复制“三一指数”的“三一指数基金”,希望能更好的为投资者服务。

图6.“三一指数”月线图
(方框中的数字是同期上证指数数值)
(资料来源:三一资本)
(方框中的数字是同期上证指数数值)
(资料来源:三一资本)
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,仅供您参考!